岗顶前地,是闹市烦嚣中难得的一片静土,沿着市政署大楼侧的东方斜巷直上,就能抵达。这里古称“磨盘山”,也是组成“澳门历史城区”的其中一个广场空间。该处环境清幽,地面铺满富有葡萄牙特色的小石,极具欧陆色彩。地段虽然不大,但人文宗教景观荟萃,包括今天要介绍的圣奥斯定教堂。
岗顶前地古称磨盘山,该地段虽然不大,但自然环境清幽典雅,人文宗教景观荟萃。岗顶前地的岗顶剧院、圣奥斯丁教堂、圣若瑟修道院及何东图书馆,都属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中最古老的西式建筑,是中西合璧的代表作。
圣奥斯定教堂
圣奥斯定教堂,又名为“岗顶教堂”,在圣若瑟修院与圣老楞佐堂附近,与岗顶剧院相对。教堂由西班牙奥斯定会修士于1591年创建,历史悠久。
这间教堂曾经被称为“龙须庙”,相传澳门第一任总督抵澳时,受到当时的葡侨社群排斥,因而被迫暂时在此教堂居住及办公。可是,葡侨社群并没有就此罢休,更从大炮台向教堂发炮,教堂遭到严重破坏,教士们只好暂时用一些蒲葵叶遮盖屋顶。每当凉风吹过,蒲葵叶便在空中摇曳,犹如龙须一样,而当时大多数的华人会称教堂为庙,故此教堂又称“龙须庙”。
早期的教堂是一座巴洛克式建筑物,1874年重修时做了巨大的改动,成为今天的模样。
教堂坐北朝南,后部有钟楼,与街道成一夹角,形成前地空间。立面简朴,总高约17米,采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古典式构图。入口用双柱,是石制的罗马塔司干式,墙转角有隅石,外墙面为黄色粉刷,有许多卷涡形装饰和白色线脚。顶部是三角形山花,中间的神龛供奉圣母像。屋顶为坡屋顶,瓦屋面,木屋架。
教堂内部仍以巴洛克风格设计,圆拱形屋顶,加上假天花,有隔热、通风、防潮的效果,这是澳门常见的西式建筑设计特色,适合澳门炎热潮湿的气候。
正厅为一层,入口有夹层,是唱诗席。教堂内部结构与玫瑰堂类似,由两排柱子将空间分为中殿及侧廊。两侧廊为木拱吊顶,中厅则为平吊顶,瓷砖地面。中厅主祭坛供奉“苦难耶稣像”,而侧廊还有四个小祭坛。
在教堂内近教友座席的位置,放置了一个像巨型木制酒杯型的讲道亭。由于以前音响设备并不发达,神父讲道要使教堂内的所有教友都听到,于是在中央位置设置一座讲道亭,它原来是属于嘉思栏兵营前身的圣方济各修道院之物,在1861年,澳门总督亚马勒下令拆毁修道院,部份物具被迁移到圣奥斯定教堂,讲道亭是其中之一。
圣奥斯定教堂
地址:岗顶前地2号
时间:上午10时至下午6时
免费入场
九爷小店好物推荐
温馨提醒:文中涉及个人男性药使用经验的文章仅供参考,在使用前,请务必咨询医生,特别是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糖尿病或其他健康问题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